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25-04-18 21:29:46
篇目1:《關雎》
【文學常識】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民歌;“雅”是正統(tǒng)的宮廷樂歌;“頌”是祭祀樂歌!对娊(jīng)》,先秦時叫作《詩》或《詩三百》,到了漢代被奉為經(jīng)典,尊稱為《詩經(jīng)》,列為“五經(jīng)”之一。
【主旨】
本詩寫一個小伙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過程,把青年男子的愛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大膽熱烈的追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詩詞賞析】
1.開篇寫“關關雎鳩”有何作用?(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首句。)
使用比興手法,以水鳥成雙和鳴比喻男女純潔愛情,渲染和諧的氣氛,引出下文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愛慕和追求,奠定了情意綿綿的風格和基調(diào)。
2.賞析“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悠哉悠哉”使用心理描寫和反復的修辭,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綿綿情思。
、“輾轉反側”使用動作描寫,形象地寫出了主人公思念而不可得的焦灼心理,側面表現(xiàn)出思念之深。輾轉既是雙聲詞又是疊韻詞,使詩歌和諧悅耳,增加了韻律美。
3.“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是現(xiàn)實描寫嗎?有何作用?
這兩句是虛寫,是主人公對未來的想象。
“情到深處易生幻。”這種設想描繪了主人公與心上人相處時的愉快和結婚時的熱鬧場面,富有浪漫情調(diào),進一步表現(xiàn)了詩歌的愛情主題。
4.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如何理解這句話?
這首愛情詩寫對心上人的思念和追求,整個過程美好但不低俗,恰到好處,這是“樂而不淫”;這首愛情詩還寫了對心上人的相思之苦,這種苦令人惆悵但不至于沉淪,表現(xiàn)出淳樸、健康的風貌,這是“哀而不傷”。
【例題剖析】閱讀《關雎》,完成小題。
關雎
《詩經(jīng)》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詩經(jīng)》經(jīng)常使用比、興手法,這兩種手法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有時會兼用!蛾P雎》開篇以①為比、興的對象,引出②之情,以此情感總覽全詩。
2.將《關雎》中的畫線句改寫成意境優(yōu)美的現(xiàn)代詩歌或散文片段。
【答案】1.雎鳩男子對女子的思念2.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一位采荇菜的姑娘順著水流忽而側身向左,忽而側身向右地去采摘。
【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的藝術手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意思是: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以雎鳩為比、興的對象,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畫面:成雙成對的雎鳩鳥在沙洲上嬉鬧戲逐,發(fā)出悅耳的和鳴。結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引出君子對美麗賢淑的好姑娘的愛慕、思念之情,自然流暢,顯現(xiàn)了婉曲動人的藝術魅力。
2.本題考查描繪詩中畫面。開放類試題,尊重詩句原意,用詩歌或散文的語言描寫畫面即可。
示例:荇菜在清澈的河水中飄搖,一位采荇菜的姑娘乘著一只小船,順著水流在采摘著荇菜。只見她身姿窈窕,忽而在左,忽而在右,靈巧地采摘著。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